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时间:2024-06-21 16:06:17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集锦10篇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集锦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1

一、教学指导思想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从最初将计算机当作学习的对象,已经转化为将计算机当作收集、整理、辩析信息的工作,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不单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还应是努力让学生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养成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他们各项能力的综合发展。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单元格

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我把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作为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标,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知识点的方面出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A、单元格的基本概念;B、单元格的选定;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互相协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电脑的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在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四、说教材分析

Excel电子表格软件是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的模块之一。本节课教学内容,介绍了单元格的相关知识,在Excel中是比较重要的一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单元格选定的方法。难点是选定局部连续总体不连续的单元格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1、为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我继续使用“任务驱动”法,通过“任务驱动”的长期使用逐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习惯与能力。

2、以“小组协作”的方法,通过“小组协作”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能力。

六、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协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4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电脑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等,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七、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辅助工具:计算机网络教室、Windows操作系统、Excel 20xx、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复习提问

(二)新授课内容

1、教师指导学生打开课件,展示一段选定单元格操作的录像,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设计思想〕

(1)通过布置这样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打开课件,并作如下任务布置

(1)自学单元格、行号、列号、单元格地址、单元格区域地址、单元格选定的方法。

(2)将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将问题提交教师

〔学生活动〕根据布置的任务进行小组内的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1、巡视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接受组长提交的疑难问题并辅导个别学生。2、观察研究统计小组协作有效的和无效的各组各种因素。

〔设计思想〕以上(1)、(2)两步是本节课的教学核心,也是我整个“任务驱动,小组协作”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学生的自学,自己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来达到相应的教育活动目的。让学生自学问题还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个性,避免个性的压抑。同时解放教师,让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大的教育活动时间和空间。

3、自学反馈

值日小组讲解单元格、行号、列号、单元格地址、单元格区域地址、单元格选定的方法,以及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学生活动〕值日组讲评,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自学的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讲评,在知识方面和小组自学活动方面。

4、练习

〔学生活动〕打开课件,根据要求做练习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练习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讲评和学习行为表现讲评。

5、课后总结:对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学生学习行为表现情况(以鼓励表扬为主),并对学生下一步学习提出更高要求。

6、布置作业: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布置作业。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与信息技术》,它是浙教版高一《信息技术》教材,第一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信息、信息处理过程;认识计算机及因特网的作用。本节课内容理论知识比较强,知识点比较多,内容较散,看似简单,每一部分只是点到为止,目的是让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有一点了解,使用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由于教材已使作用多年,有些新内容没有,所以上课时,要注意扩展。

二、说教学目标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

1、知识目标:

⑴、理解信息的含义。

⑵、掌握信息处理过程。

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⑷、知道计算机和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⑸、区分信息和信息载体。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重点: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因特网的地位与作用。

2、难点:对“信息”及“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因特网的作用。

3、突破方法:师生讨论,上机操作。

4、能力目标:

⑴、通过对“信息”概念的理解及对“计算机和网络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学会思考。

⑵、通过观察计算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学习信息处理过程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和应用信息的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上网,小组合作,互帮互学,培养学生团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4、体验目标:

让学生上网看一看,网络上到底有些什么,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重要性。

四、说学生

高一新生的来源各团场 ……此处隐藏13379个字……:SUM、AVERAGE、COUNT、MAX、MIN)的应用。

2.按四至五人一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定电脑知识较好,且较负责任的学生充当组长,负责本组进程和纪律。各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用SUM函数计算出每人的总分;用AVERAGE函数计算机出每人的平均分;用COUNT函数计算出班级总人数:用MAX函数计算出每科的最高分;用MIN函数计算出每科的最低分。(提示:先计算出一人的总分或平均分,然后再复制公式计算出其他人的总分或平均分,各科的最高分和最低分也一样操作。)

在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辅导,答疑,发现典型问题。

3.各组交流成果。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充当小老师,分别进行一项操作演示。

4.教师给予以肯定性为主的评价,并补充演示和讲解,对发现的典型问题和难点问题可多次讲解演示(如在粘贴函数对话框中如何选择函数,以及参数的确定等)。

(六)课堂练习。

每个人再单独完成上面的操作,还不会的同学可以询问老师或同学。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七)评价学习结果,总结本课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10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初中时就认真学习了计算机或在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较为熟练,对各种操作都较容易上手,在学习当中可以带动和指导其他学生,但许多乡下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形同虚设,所以大部分学生在上高中之前对计算机还是比较陌生;

2.高一的学生比较喜欢动手操作,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也比较强。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采用的是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一书。文字段落格式的设置是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一章中学习的内容,文字处理是信息技术的重要部分,是办公自动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设置又是文字处理的重点内容,是文档排版的必备技术。

本节课是学习文字处理的第二节,在这之前已熟悉了Word的工作界面,文字内容的录入和文本的编辑,本节课是在这基础之上对文本进行基本的美化,使其具有一般文档的基本样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字体和段落格式的作用;

(2)掌握设置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方法和格式刷的使用方法;

(3)掌握保存文档的各种操作;

2.方法与过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设置字体、字号、字形、字体颜色等字体格式;

(2)设置首行缩进、行间距、段落间距等段落格式。

2.教学难点

段落缩进的类型较多,利用标尺进行段落缩进的操作有一定难度,但掌握后对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三、媒体选用

1.针对学科特点,我选用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网络教室进行教学。

2.课前准备:一个已设置好的多种字体和段落格式的文档。

四、教法及学法指导

(一)教学方法

(一)教法

1.讲解法:对于某些工具(如标尺的各个滑块)的作用和用法,可以采用讲解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演示法:对于一些较难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果一味地总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挫败感和厌倦,而且效率低下,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时,教师可以采取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方法。另外,对于比较简单,没有探索价值的操作,由老师演示,可让学生快速地掌握;

3.任务驱动法:通过任务驱动,既能让学生产生要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在解决问题之后又能让学生产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模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所以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

设计任务——启发探索——辅导归纳——学习评价——课堂训练

(二)学法指导

自己多动手操作的方法不但符合中学生的特点,而且习得的直接经验比获得的间接经验印象更为深刻,所以,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协作,总结经验,完成实践任务,以达到概念内化的效果。这样的学习既可以掌握操作技能和学习的方法,又能培养和提高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组织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供一篇只有文字且有几处需要进行文本的复制和移动等调整的文档让一个学生将其编辑好。再由另一个学生将选定文本的各种方法操作一遍。

(二)导入新课:结合实际情况导入,如:我们前面所编辑的文档形式单一,缺乏美观性,我们如何才能将文档变得漂亮些呢?下面,我们就来将它美化一下吧。

(三)让学生打开上节课编辑的文档(E:Wordhly.doc)。不知道怎样打开的学生可以看老师的演示或请已掌握的学生帮忙,然后再由自己打开。

(四)小组合作探究,掌握学习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设置。

1.将学生四至五人一组,合作完成以下各个任务。教师指派好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进程和维持纪律。(教师提示,在设置格式之前,要选定文本或段落。)

(1)将标题设置为黑体、小二号字、加粗、字间距为加宽四磅。

(2)第一段文字设置为楷体、小四号、颜色为紫色。

(3)标题文本居中对齐。

(4)所有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

(5)第一段左右各缩进3个字符,行间距为固定22磅,段前段后各为1行。

在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辅导,答疑,发现典型问题。

2.学生交流成果,每个任务都由不同的组选派成员到多媒体控制台操作演示,教师给以肯定,并鼓励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操作方法。

3.教师补充总结并演示设置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一般方法,并讲解和演示"格式刷"在复制格式的作用和保存文档的方法。把所有操作方法显示到屏幕上。

(五)组织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对教师总结的操作方法认真练习,以达到内化技能的效果,小组长负责检查,教师给予个别辅导。

(六)评价学习结果,总结本课教学。

(七)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在家里练习操作,完成一篇包含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文档,下次上课时将进行部分展示。

本节课由于突出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完成任务情况看,知识目标完全。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集锦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