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1 15:45:58
《统计》教学设计

《统计》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统计》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统计》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二册第92——94页。

教学目的: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把整理出来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里,能利用统计表提出的问题和回答问题。

2、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

3。发展初步的有序观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4、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习惯。

教 学 重 点:

学习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c里。

教 学 难 点:

运用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具准备:

四人一小组、cai超市购物课件、实物投影仪,图片(正方形、三角形、圆每一组一份、超市购物顾客图像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电脑出示超市购物图)问:这是什么地方?(超市)看到这个地方你想说什么?

生1:漂亮!

生2:人多,商品多!

生n:每一类商品都放在一起,放得整整齐齐的!

(点击电脑:哗啦一声,很多商品杂乱地堆积在一块。)

师:现在经理啊,进来很多的商品,如果你是服务员,经理要求你把这些商品分类、归类,怎么办?(适时引导种类非常繁多,你能一下子数清和记住吗?)

分组讨论,个别口答。

2、同学们的方法都不错,刚才的问题稍微地复杂了一些,我们先来解决一点简单的,再回过头看哪位同学的方法最好,好不好?

二、合作探究,体会领悟

1、合作分类,获得方法

(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有一个盒子,都是我们熟悉的正方形、三角形、圆你用什么办法能知道盒子里有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让小朋友亲身体会,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

(2)小朋友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一分,排一排,再数一数,老师在每组都放了一张纸,想请各个小组合作来完成 ,这么多图形,怎样才能整理的又好又快呢? 先在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老师引导分工)请每组分工合作,把图上的图形整理出来,贴在纸上。

(如果出现按边分的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弄分的方法)

(3)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各组的象形统计图,请大家讨论一下,经过整理,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已见)

瞧!理一理后我们就能知道这么多的问题。

(4)出示整理出来的三幅图(如课本上第92页图)

(注:如果书上的方法没有想到,可以让他们看看书上的插图,说说图中的学生是怎样整理的,并让他们照书上的方法再做一做或对画“√”的记录要做些评讲)

问:现在展示了小朋友

们记录的三种方法,请比较一下这三种图,哪一幅图看得既清楚又方便?为什么?

2、整理成表,获得信息

(1)通过刚才的整理,同学们都清楚地知道各种图形的个数,请同学们填入表中?(出示统计表)请各组合作把它填入表中。

学生合作、讨论、填表。

(2)看哪位小朋友最棒,能从这表里获得哪些信息?(注重:一共是什么意思?)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能从这表里知道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t1:

(1)看!每一组小朋友都带来了学习的必备文具:铅笔、橡皮、直尺。请各小组把你们把所带的这三种文具也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看看能知道些什么?然后,去告诉你的好朋友,好吗?

《统计》教学设计2

授课时间:09.11.19

授课人:刘兵

年级:小学二年级

学科:数学

教学内容:第七单元《统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

教学思路:

这节课的重点是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回答问题。在重点的突破上我设计选“最喜欢的小羊”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参与。因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的题材来自生活,来自学生熟悉的事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从而达到了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的难点是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在难点的突破上,我预设问题,学生用我所发的统计图统计时用1格表示1单位不够,怎么办?学生通过讨论想出办法。通过预设问题,学生不但回忆了旧知,更重要的是亲自感觉到统计的数据比较大时,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从而理解和掌握了为什么要1格表示2个单位,同时,为以后学习1格表示更大的单位打下了伏笔。

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设计与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进行统计(选取“最喜欢的小羊”,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资源的使用上,充分利用投影仪和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投票单,统计表,方格纸,投影仪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师生互相认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那你们都喜欢看哪些动画片呢?(学生自由发言)预设:如果有学生说到《喜羊羊和灰太狼》,老师顺势就说自己也比较喜欢这部动画片,便又提问:你们都喜欢他们当中的哪一个角色呢?(指名回答)一听到你们的回答呀,有那么三只羊就发生了争吵,为什么呢?(课件出示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的图片)因为他们都说自己是最受小朋友们喜欢的那只羊,于是他们又找到了村长来帮忙解决,你们说村长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于是村长就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这个忙,在这三只羊中,请 ……此处隐藏14994个字……选择不同信息的能力。

教学后记:在课堂上,出现了很多亮点,学生的回答精彩极了。培养学生开展数学小辩论,学生们言词犀利,我眉开眼笑。

《统计》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89页“找规律”。

教学目标:

1、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的方法。

教具准备:

调查表、统计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小朋友们,你们会唱生日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好吗?

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1、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知道你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吗?请你拿出1号纸来在你出生的季节下面打个√告诉老师。

现在所有的表格都在老师手里,你最想知道什么?

下面我把表格的内容一张张的念出来,请你在2号纸上把它记录下来。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记录?

2、老师介绍记“正”字的方法。

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同学用了画“正”字的方法,我们来看看一个正字有几笔组成的呀?(五笔)每一笔就表示一个人,一个正字有五笔就表示有五个人。小朋友你们也来试一试。

3、请小朋友用上节课学的涂格子的方法表示出来,该怎么涂呢?在黑板上贴出来

4、如果没有这些小格,你能知道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出生的人数吗?(师揭开挡住数据的纸条)那这样行不行?你是怎么知道的?

5、请生比较统计图和刚才他们填的调查表,说一说哪个更能清楚地出春夏秋冬各有几个人过生日?

6、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这样一个有条理的表格和图形的过程就叫做统计,这个图就叫做统计图。你能给这个表起个名字吗?(统计表)

小结: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种数量的多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统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有趣的问题。

三、练习应用:

1、黄老师想在季节选一天来给小朋友开个生日会,你们知道要准备些什么吗?

2、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可班会费有限,不能什么都买呀?谁来帮老师想个好办法?

3、小组活动:你们想统计什么就统计什么?统计完后完成统计图或统计表。

(小组活动)

4、哪一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你们统计的结果?如果你是老师,你应该给你们小组准备些什么?

四、总结:

上了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可以统计小朋友的生日,喜欢喝的饮料和吃的水果之外,你还知道可以统计些什么?

《统计》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与应用,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2,通过探索与实践,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广泛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通过评价与反思,使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行成。

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应用

1、出示第4题。

2、用什么方法调查

3、提出要求:

(1)每人只能选择一个喜欢的电视节目。

(2)在调查中每位同学都要做好记录。

4、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作业,集体评价。

5、在小组中看图提出问题,互相解答。

二、探索与实践

1、完成第5题。

提出要求:

(1)应按题目要求的时间及时测量蒜叶的长度。

(2)每个蒜头长出蒜叶可能不只一片,测量时应该测量最长的那片。

(3)以"厘米"为单位测量,测量结果应精确到十分位。

2、完成第6题。

分组开展活动。

提出要求:先在正方形的六个面分别写上"1""2""3";再轮流再桌子上抛20次。其余同学帮助记录,最后分别进行整理,独立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四人抛正方形木块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哪个数朝上的次数最多哪个数朝上的次数最少

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三、评价与反思

了解各项评价指标的意思,在小组中自我评价及同学互评。

《统计》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2、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培养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2、难点是结合统计图正确进行数据分析,为决策服务。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1、 调查同学们喜欢什么运动项目?

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很

好地表示出这些情况?

2、 收集和整理数据,统计全班最

喜欢的各项运动项目

的人数,制成条形统计图。

二、探索新知

1、复习条形统计图

(1)阅读课本P106,说说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想一想: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

☆友情小提示: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呈现各种数量的多少。

但是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2、自学课本P107,认识扇形统计图。

(1)用整个圆表示什么?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什么?

(2)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

(3)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并认真解答。

3、思考: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友情小提示: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呈现各部分数量同总量之间的关系,即百分比或分数比。

4、阅读p109“你知道吗?”,理解内容。

5、想一想我们还学过哪种统计图?举例说明它有什么特点?

☆友情小提示: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变化情况。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109第4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①完成P107“做一做” 。

②完成P108练习二十五第1、2题。

2、拓展提高:P109第3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

《《统计》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