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案

时间:2024-09-16 20:30:30
《村居》教案

《村居》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村居》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村居》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掌握两个多音字“散”、“长”。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两个多音字“散”、“长”。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或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画,谈话引入。

(出示图画)乡村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风和日丽,青草生长,黄莺飞舞。春风的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白天渐渐长了,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放起了风筝。清朝有一个叫高鼎的诗人,看到这样美好的情景,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村居》(板书课题),请大家来读一读。

二、熟读背诵古诗。

1、“村”“居”是我们这课要学的生字,你给它们组个词吗?

2、跟老师来一起读读这首古诗吧。

3、自己练习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长”在本课读zhang,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chang)咱们来给这两个读音分别组组词吧。在这首小诗里,有很多个“长”,和同桌一起读读,读准“长”的发音。

4、指读、齐读。

5、质疑:关于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6、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练习:给意思相同的词语连线

回来风筝放学

散学归来纸鸢

7、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定位联想,识记生字。

1、读一读黑板上的字,如果忘记了哪个字的读音,就想一想它在古诗中的位置,肯定会帮你读出这个字的。

2、按顺序读黑板上的字,打乱顺序读黑板上的生字。

3、现在我们打开书,再读读这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3、读一读黑板上的词,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二、识字、写字

1、认识“火”字旁,指导书写。

(出示“烟”)在烟字中,有一个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偏旁,它就是火字旁。认真观察,火字做旁有什么变化呢?

2、指导书写“因”:(出示“因”。)看拼音,读读这个字。组词。注意先里面后封口的笔顺规则;大字的捺变点。

3、本课中左窄右宽的字还有哪些?(村、堤)自己观察好字。同桌之间说一说怎么记住“散、放”,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写什么?

4、(出示“散”)请大家读读这个字。拿出字典,看看它的另一个字音是什么。你发现这个多音字的发音规律了吗?

5、写其它的字。

《村居》教案2

村居(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注释:

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③散学:放学。

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赏析: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教材分析:

这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仿佛正在春光中陶醉。白昼渐渐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

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绘出了明媚的乡村春景,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读准生字的字音,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春天的知识。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走进春天

春天来了,大自然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象。瞧,春天多美呀!

1、欣赏春天的美景图片(出示大屏幕,配乐)

2、看到这么美的大自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有关于春天的四字词语呢?(指名说,师相机板书)

3、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将自己在春天里的所见所想用一首首脍炙人品的诗记录了下来。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随着清代诗人高鼎,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4、简单介绍作者。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做好记号。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风筝上的生字读准,让风筝飞起来吗?(指名认读幻灯片风筝上的生字)

重点指导读“莺、趁”。

3、同学们真能干,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把它们收回来吧!

4、进行自学,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

5、互相交流。

< ……此处隐藏22148个字……剥莲蓬。”

三、精读课文,品悟词意

感悟景美

(1)读到“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相机出示小溪图)

(2)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

(3)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溪边的一棵小草,潺潺溪水从你身边流过,读出你的感受。

师:有谁读懂了别人没读懂的?生:茅檐低小就是茅屋低矮小巧。生:溪上青青草就是溪边绿草茵茵。

师:那么看着那一丛丛青翠的小草,你打算怎么读这句话?生读。

师:周围绿草茵茵,那么你知道小溪什么样吗?生说:清澈、潺潺、淙淙。

师:小溪里会有什么?生:有小鱼、莲花和莲叶,并散发着清香。

师:屋矮檐低,门前溪流潺潺,岸边碧草如茵,清水碧草相映生辉。这么美丽的居住环境多么令人陶醉啊!我们来读读整首词好吗?生齐读。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草色遥看近却无。

感悟情真

(1)理解“翁媪”

“翁媪”分别是图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一对年老的夫妻)。

(2)理解“相媚好”

边看图边想象,他们会聊些什么呢?听着他们聊天的内容,看着他们聊天的样子,你能体会出这里的“相媚好”是什么意思吗?(相机导出图片)

(3)提炼“醉”字,渐入词境

引导学生感受“醉”之“陶醉”。(师:多么温馨、悠闲自在的生活!老两口怎能不感到满足和幸福呢!这儿的“醉”仅仅是喝酒后的“醉意”吗?它还指什么意思?(陶醉)这老两口为什么而陶醉了?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读着首词,其他同学联系上下文一边听一边想。

(4)指导朗读:这对老夫妇醉了、作者被眼前的村居生活陶醉了,我们读书的时候,是谁在陶醉? 让我们一起陶醉在村居的情景中。

师:谁还想说你读懂了什么?生:翁媪(一个老公公,一个老婆婆)。

师:现在,老师把两位老人家请出茅屋。你来对照画面,读词中的句子。生:“白发谁家翁媪。”师:齐读。生齐读。

师:我们看看这对老夫妻在做什么?生:在聊天。

师:怎样聊天?生:喝酒、带着醉意,醉就是带着醉意。师板书“醉”字。

师:请你读出文中的句子。生:醉里吴音相媚好。

师:播放词句:请齐读。

师:老夫妇不仅喝醉了,而且还被自己的幸福生活陶醉着。

师:“相媚好”是什么意思?生:相亲相爱亲亲热热的样子。师板书相媚好。

师:老两口操着吴音相媚好,那你知道他们在用当地方言聊什么吗?生自由想象答。师:说不定看着儿子大了想给儿子说房媳妇呢,也说不定在回忆自己年轻时谈恋爱说的悄悄话呢。补充:

师:孩子们长大成人已经能帮父母耕田持家,老两口喝点小酒,说说笑笑,享受着天伦之乐。多么温馨幸福的画面呀!虽然生活清贫,但一家五口其乐融融,沉醉其中,就连路过的作者也被深深陶醉。让我们也带着醉意,感受这醉人的生活画面吧!师引读“醉里吴音…”生齐读。

感悟人和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1)古诗词的语言和现代语言不一样。“豆”是庄稼,真正锄的应该是豆田里的杂草。(相机导出图片)

(2)中儿是指——?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怎么夸他们?

(3)表达训练:如果用上“多么——多么 ——”.这个词,你会怎么夸?

小儿调皮可爱。

(1)品“亡赖”

①“亡”与现在的“无”同音同义,是古汉语的读法。

②这句话中的“亡赖”在生活中听说过吗?你觉得文中的“亡赖”是什么意思?(导出小儿剥莲蓬图)具体表现在哪里?(卧)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 个顽皮的小儿子剥莲蓬时还会有哪些姿势?从剥莲蓬的姿势中可以体会到小儿 子怎么样?(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天真活泼 调皮可爱)

③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子,剥莲蓬时的表情、言语,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指导朗读:小儿那无拘无束 调皮可爱的样子实在让人喜欢,那就把咱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四、赏读课文,体验词境

1.师:读着看着,看着想着,这首村居就是描写一家五口生活的画面。请默读,想象画面。生默读。

师:假如你就是作者,路过这座小山村,请问,首先你看到了什么画面?生:茅屋、小溪。师:书上是怎么写的?生读诗句。

3.师:哪一句或哪一字连起了整幅图?生:“溪”字。

师:仔细看书这三个“溪”字有什么不同?+ppt声音生说。师板书:溪上、溪东、溪头。

师:看到这几个表示地点的词,你想到什么?生:说明这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把周围的景物串连起来。

师:你真是个有想象力的孩子。三个“溪”字串成了词的脊梁。词人沿“溪”而行,周边的景物尽收眼底,心情陶陶然,脚步飘飘然。

4.师:如果此时,你与词人一道漫步溪边,看到这户人家老人在饮酒聊天,青年在辛勤耕作,小儿在卧剥莲蓬…说不定你也诗兴大发想吟词一首呢!请你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来点评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吧!生:温馨的村居。和谐的村居。无忧无虑的村居。充满亲情的村居。美好的村居。温情的村居。令人向往的村居。富有诗意的村居。清新秀丽的村居。和睦的村居…

师:村居生活多么安宁和谐!田园风光多么清新动人!用一个字来形容,村居生活怎么样?生:美!师板书“美”。

师:是啊,村居生活人美、景美、情更美。让我们吟出大词人对村居生活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吧!怎一个“醉”字了得。

《清平乐 村居》起!生读。

五、吟唱课文,追溯词源

六、拓展延伸,词韵袅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布置作业】

这首村居描绘的是一户农家的生活画面。同学们默读这首词,把这些画面在心中理理顺。看着这幅图画,用自己的话写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清平乐 村居》,作者将茅檐、小溪、青草、老翁、老媪、三儿这些人物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副画面里,赋予了这些乡村平常景物以新的意境,构成了淡雅、质朴的艺术境界,恰似一个美丽的桃花园,令人神往。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将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对诗词的内容初步了解;然后结合注释,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在学生对全词大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第3题,我又引导学生深入读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词中呈现的情景,体会词中描述的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有趣。在感受到“趣”的时候,鼓励学生把这首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经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这首词的意境之美。

《《村居》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