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
(1)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2)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自学,掌握生字词;通过诵读品味,合作学习,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通过对比探究,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4)通过拓展资料,丰富知识,扩大阅读面,体验创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课件出示:(故事连连看一)宋朝有个皇帝叫赵佶,他很喜欢画画,常常出一句诗,让前来考试的人画画,以此来选拔人才。有一次,他出了一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句。那些考生不是画了一片草地加上一朵红花,就是许多绿叶中插着一朵花。虽然他们的画也符合诗意,但宋徽宗没有一个满意。但他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不禁连声叫好。只见画上画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一位少女穿着一身绿装在林子里荡秋千,只有那张小嘴是红红的。
请问,宋徽宗刚开始为什么不满意?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为什么又连声叫好呢?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故事连连看二)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解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反馈交流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
(1)交流词意,掌握字形。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随问题读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
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板书:画多)
2、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
课件显示: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读一读,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
3、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谁读懂了第一个问题?汇报一下:(指名汇报,相机朗读)
⑴大徒弟画了什么?要读出“多”要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板书;很多小骆驼)
⑵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板书:许多骆驼头)
⑶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在山谷中走)
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
4、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课件显示三幅画
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评评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用“不但……而且……”“因为……所以……”来评评小徒弟的画。
5、画师是怎么评价的?(显示画师的话)
⑴读一读画师的话。
⑵理解“若隐若现”。
课件显示:“若”的意思:
①要是;
②你;
③好像。
应选择哪一种?连起来说意思。
⑶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这样画有什么妙处?
6、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
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
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用“原来──”说话。
7、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板书:以少代多)
8、齐读课文,把你悟到的东西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9、课件出示:你还有其他办法画出更多的骆驼吗?
四、拓展内容
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
课件出示:(故事连连看三)《踏花归来马蹄香》:
你从哪里看出这个人的画很有创意?他是怎么表现出香的?
课件出示:说说你收集来的有关创新的故事:
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或者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
五、拓展练习
1、导语:这一单元讲了这么多的故事,我们也来练习写个故事吧。
2、课件出示:(故事连连看四)《十里蛙声出山泉》的画及简介
启发: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把一个故事写得引人入胜的呢?。
3、每人在本上写故事,而后交流。
4、总结全文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板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不满意)大徒弟,许多小骆驼
画师(不满意)二徒弟,许多骆驼头
(称赞)小徒弟,两只在山谷中走(妙在创新)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等词语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兴趣,导入课文内容。
②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文本对话,感悟课文内容。
③通过对比探究,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④通过拓展资料,丰富知识,扩大阅读面, ……此处隐藏16153个字……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
画师是怎么评画的呢?老师故意把画师的话隐去,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来评评三位徒弟的画,把画师的话补充完整。
5、画师是怎么评价的?(显示画师的话)
⑴读一读画师的话
⑵理解“若隐若现”
课件显示:“若”的意思①要是②你③好像应选择哪一种?连起来说意思。
⑶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
6、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
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
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用“原来——”说话
7、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板书:以少代多)
8、齐读课文
下面,把你悟到的东西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四)、拓展内容
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
⑴《踏花归来马蹄香》
你从哪里看出这个人的画很有创意?他是怎么表现出香的?
⑵引言:关于赵佶皇帝以诗做画的故事还有许多,比较有名的还有这一篇。有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
下面四幅图,哪一幅最适合深山藏古寺的画面,为什么?
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画着一座寺庙.(深山有古寺)
第二幅:一座深山(深山无古寺)
第三幅: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庙的一个角(深山露古寺)
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弯弯曲曲的石阶上,一个和尚挑着水(深山藏古寺)
(3)说说你收集来的有关创新的故事
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或者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
(五)、考考你
1、导语:讲了这么多创新的故事,老师也想考考你们有没有创新思维。我们也来“画骆驼”,比比谁画得骆驼大。
启发:课文中,小徒弟是用“以少代多”的方法赢得了称赞,现在我们要画大,我们可以用——“以小衬大”的方法来表现。
2、每人在白纸上画,而后交流
3、总结道理: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五、板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大徒弟
许多小骆驼
画多
二徒弟
许多骆驼头
小徒弟
两只在山谷中走
以少代多(妙)
六、设计意图
根据课改精神,针对教材特点,并联系学生实际,我对本课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一、故事连故事,让学生入情入境,自主学习
新课标倡导的是自主学习的精神。或许,很多人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或“自由学习”。我的理解是,自主学习应该是师生互动,积极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上课伊始,我就用一个故事导入课文,激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学习课文中的故事,学完后又引出类似创新的故事。整堂课,学生都在听故事,学故事、用故事中增长知识,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我想,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既符合他们那种的爱听故事的心理,又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学生会非常自觉、主动地学习。
二、文中留空白,让学生动脑动口,主动探究
文中,画师评画是全文的重点。在复印教材时,我故意把它隐去,目的就是给学生一次思考练说的机会: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多,为什么画师对他们两个人的画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加以称赞呢?由于文章在关键之处嘎然而止,这样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产生急于补充教材的冲动。而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这三幅画,自己去体验小徒弟画的妙处,明白师父称赞小徒弟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来说一说,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究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想,这比直接让他们去读画师的话要好的多。
三、课后设拓展,让学生动手实践,主动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对此,学完课文后,我穿插了两个故事。它们既是对课内知识的补充,又是课外知识的延伸。我想这对学生在写作文时如何构思、选材都会有一定的好处。当然,如果一味地听故事,未免太枯燥,太单一。最后,我在新课快要结束时,安排了一个实践操作:书中比赛看谁骆驼画得多,我们就来比赛看谁骆驼画得大。(对采用何种比赛,我思考了很多,但很得意于忽然蹦出来的思维火花——比赛骆驼画得大)这样的题材,有顺手捏来之妙处,不会有牵强附会之嫌疑。通过比赛,鼓起了学生想创新的欲望,学到一点点以小见大这种创新的方法,体验到创新的滋味,又在创新的过程中明白了道理:创新头脑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要平时积极动脑,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15【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向别人没想到的”这样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1、 同桌互相检查
2、指旬读,想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教学评价方案】
1 达标测评
参评人数( )
注:表内【人数】为达标人数。
2 教学反思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