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时间:2024-09-06 09:21:27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最好的告别》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1

对敬老院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高中时期,那时候每个周末从学校回家,都会路过镇上的敬老院,位置偏远,透过唯一能进出的大铁门,看到老人们稀稀拉拉地坐在小房间的门口,好像一副静止的画。那时,只觉得这些老人可怜,毕竟不能在家里终老。受中国的孝文化的影响,家庭的主要模式仍在于几代同堂,老人往往是家里的一家之长,大多数的老人都能在家里得到几代人的照顾走向生命的终点。

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了崇老文化的弱化,也改变了年轻人的生存境遇,他们逃离家庭的束缚,选择去任何想去的城市,做任何想做的工作,然后在那里安营扎寨,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流动和突破,也反过来加速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也让如何处理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生命总是会走向终点,伴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衰减,或多或少地需要承受不同程度的疾病困扰,大多数老年人依然能保持独立自主性,居家养老也还算安全。但在失去了独自居住的安全性、又不至于需要靠医疗体系维持生命,如何从这个阶段过渡到生命的终点?如果说《无缘社会》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社会现象,那么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去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仅仅是安全和健康,更不是每天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让起床就起床,按部就班地吃饭、穿衣、洗澡、睡觉,有时甚至还要忍受各色室友的各种烦扰。疗养机构的整个运作流程都是为了实现疗养机构的目标—护理。但似乎这和监狱没什么区别。“当我们年老、体弱、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是什么使生活值得过下去?”著名的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这个理论经常被描述为一个金字塔,生存和健康位于金字塔的最底端,成就、创造力、自我实现位于金字塔顶。当你觉得自己时间很多,“一切皆有可能”的时候,最想要的是金字塔顶的东西;当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更多的是此时此地的日常愉悦以及身边的亲人。所以即使是入驻疗养机构,也需要考虑能否实现个人日常的愉悦,依然可以在权利框架的允许范围内保持做自己,以此提升晚年的幸福感。而作为疗养机构又如何建设和运营才能满足这种需求?假想自己有一天到了生命的这个阶段,希望能享受到社会提供给我什么样的服务,而这就是我们现在需要去推进的方向。

全过程咨询因其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提供一个满足各方需求的解决方案,在政府需求、投资者需求、服务人群需求、运营者需求以及社会发展方向的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引领项目实现社会价值。这需要掌握的知识容量和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个体所能承受的极限,需要各类型的专业的人士像机器的各个零件一样默契配合,需要群策群力的智慧。任重道远。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2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做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而《最好的告别》则为我们提供了另外的答案。

作者阿图?葛文德是美国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他用丰富的外科医生的经验、大量生死边缘的故事、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我们都不愿意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作者揭示了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提出了"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理念,给了我非常大的启迪。

《最后的告别》告诉我们,医疗有其局限性,如果一味争取,医生在大多数时候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延长患者的生命,但医疗救助的目的应该是让人回归有意义和有质量的生活,如果这些都无法做到,那么适时的放弃可以回归最终的宁静。作者提到的"善终服务"的概念,和世界卫生组织在90年代提出的"舒缓医疗"有相似之处:对末期病人,不以治愈疾病为目的,而是专注于提高生活质量,并帮助他们的家庭一起面对这个时期的困难和问题,维护生命,把濒死作为正常过程,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减轻疼痛,为病人提供心理上、身体上、社会上、精神上的支持,直到他们去世。

许多饱受疾病困扰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需要辅助呼吸,不能自理到连眼睛都无法转动,却依然被过度的治疗,也许是在艰难地求生,也许是子女为了自己良心的安慰,把原本回归家庭、回归亲人、回归本初的机会交给毫无意义的冷冰冰的医疗机器和医疗技术,没有尊严和价值地"活着"。

亲人生病,当然要竭尽全力为他们治疗,但是如果濒临死亡的边缘,治疗已经没有意义,那么也许可以试一试舒缓医疗,注重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支持,在家里营造一个舒服、愉悦的氛围,默默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也许有人会说,作为子女,没有为父母做最后一刻的治疗和更多的争取是一生的遗憾。是的,父母的衰老和疾病,直至最后的死亡,无论以何种方式结束,都是一种遗憾和无法言语的悲恸。我们能做的是,在他们还健在的时候,竭尽所能、毫无保留地爱他们,就像他们曾经也那样爱我们一样,在他们要离开的时候,接受死亡,维护生命最后的尊严和价值,按他们的意愿选择离去的方式,双眼噙住泪水,双手合十,在心里默默地祝福。

看书的时候,数度落泪。疾病与死亡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面对的问题,如何正确的理解和看待它们,也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功课。我们要开始练习,慢慢练习,练习面对死亡的态度,学着像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说的—"满意地结束你的旅行,就像一颗橄榄成熟时掉落一样,感激产生它的自然,谢谢它生于其上的树木。"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3

近几年大热的美剧《权利的游戏》里有一句名言”Valar Morghulis”译作“凡人皆有一死”。在这个虚构的中世纪奇幻故事里,不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难逃命运的安排,在生与死、光明与黑暗的交错与争锋中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游戏。观照现实,剧中的这句名言具有普世价值观,我们每个人都承认它、敬畏它,甚至害怕它,却不见得能够坦然面对它。那么,既然每天活着都是离死亡更近一点,我们除了恐惧到底该如何应对它?

真相似乎可以从《最好的告别》(Being Mortal)一书里找到一些端倪。《最好的告别》是美国外科医生阿图·葛文德的经典力作,是关于美国人如何处理病、老、死问题的实证研究。在本书中,葛文德医生用讲故事的方式,聚焦衰老与死亡,借助亲历者的视角道出“生命无常,生死有度”的朴实真谛。站在这一宿命论的原点,娓娓道来生命衰老的事实、抨击美国医疗界对老年人及临终老人的关怀欠缺,探究“什么才是更好的养老方式”,并高度评价“姑息治疗、善终服务”的积极作用以及开展这一服务的技巧和心理建设等。

衰老 ……此处隐藏989个字……体来讲的优先顺序是什么,答案必定因人而异,不能轻易盖棺定论。

生命就是一场旅行,而旅途必有终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怀向死而生的勇气和智慧,秉持“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的人生态度踏实过好每一天。这样,当接近终点时才不会乱了阵脚,后悔做得太少。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4

生而为人,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是我所向往的理想状态,也是我所理解和定义的最好的告别,对我来说,生命的厚度更重要。

习惯了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就很难再沉静下来读完一本书。于我而言,这事还不算难,看书是我的爱好。"果然还是要好好活着,活得久才能读更多书,像是活了更久",这是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喜欢的书评。

最近在读美籍作家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作者还有另一个身份——外科医师。全书站在医生的角度探讨如何迎接、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即衰老与死亡。该书一度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阿图·葛文德除了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也是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可这些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而是被书中的一句话吸引,"一个60岁健康人的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也只是一个20岁年轻人的13%"。简单的陈述句,却有力的击中内心,愈发增加了我对生命的敬畏感以及人终将衰老的无奈之感。

衰老、死亡的话题因为过于沉重,几乎不会被提及,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不会有人教我们怎样去应对它们的到来。去年夏天因为身体不适住院就诊,在ICU(重症监护室)住了两晚,临床是一位高龄爷爷,整夜的呻吟,厚重的喘气声以及反复重复的话语,让我深刻感受到变老或者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在美国以及当今世界的其他很多国家都很缺乏老年病学医生这一现状,是值得全社会都该去思考的问题。在美国,身体还算健康的老年人一般是自己独自生活,独立完成衣食住行,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交际圈。儿女也会定期探访他们,可如果一旦身体健康状况变得不再良好,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当我们衰老到不能照顾自己,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时,该用什么方式继续有尊严的活下去?书中提及到养老院、疗养院等等机构,但随即作者也提出这些机构的弊端,它们与监狱有着相似之处,生活在一个被允许的范围之内,会有人监督你按时做每件事,包括吃饭、喝药和睡觉,日复一日,超出范围之外的活动是不被允许的。

我们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针对如何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晚年生活的伊甸园里是不能只有安全和保护,有价值的生活也是我们需要的"。书中关于在生命最后阶段的人什么时候该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作者试图通过自身丰富的医师工作经验让读者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的更好。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我们离告别还有一段旅程,在最后的阶段到来之时,望内心能更从容。读完这本书,我并非从此不再害怕衰老与死亡,还是会害怕。今生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去经历的时候,大家都一样。

生而为人,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是我所向往的理想状态,也是我所理解和定义的最好的告别,对我来说,生命的厚度更重要。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5

最好的告别,读到这个题目时,我便想哪有最好的告别啊,人们都是因为身边那个人的羁绊才存活于世,如若离开,哪种告别都不算是最好的告别。

阿图医生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医学在怎么发愤图强,依然无法摆脱一个很确定的结局,那就是永远也无法战胜死神,生命的最后一课必定是衰老与死亡。文中刚满50岁的葛文德把目光聚集于人类的`衰老与死亡的逼近与应对,他将自己的感慨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他讲妻子姥姥高龄独居的故事,这位老人从自信走向自欺,再到可悲的历程;讲一对医学专家夫妇一步一步迈向衰老栈道,亲历失明、失智、生活品质逐渐下滑,最后滑向深渊;讲一个有创意的社区医生突发奇想改造传统养老机构的故事;还讲述了普通养老机构的各种死角与盲点。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可这件事是经不起琢磨的,仔细一想发现除了自己的胡思乱想以外,对于死亡我们一无所知,有时,我想我现在其实已经死了,而我现在的生活是对所有过往的回忆,是我要留下这一生过往的一份记录,虽然是无稽之谈,可依旧深信不疑,或许是年龄还小对于生死毫无概念可言,认为生就生、死就死,可转念一想又很傻,如果真对生死无谓,怎会拼命的好好生活。恋生恶死是人之常态,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否财富五车,又或是庸庸碌碌,这都无法改变个体生命必死的事实,人生最后的考题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恐惧、沮丧以及忧伤是人之常情,再坚强、再豁达的人在死神面前也无法高贵、从容起来。现世的花红柳绿、死亡过程的挣扎抗拒和对于来世的困惑迷茫都是死亡降临时不可避免的纠结,但无论怎样纠结,我们还是需要迈过那一道门槛,去远方遨游。如何安抚这颗不安的灵魂,那就是坦然面对。

我曾以为最理性的离世方法就是衰老的离去,可当我看文中的那些老人一点点的走向失去劳动能力、去无力的依靠子女之时,他们不会感知疼痛,可会感知到皮肤的皱巴,他们会看见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降世,可也在漫无目的的等着自己生命的尽头,我的姥姥已经年迈了,她眼睛老化,看不清她爱的每一位亲爱的人,只能通过声音来判断来的人,我怕她许久看不清我,都忘了我的模样,她每日只是坐在窗前呆呆的坐着,她什么也看不见,可她就是坐着望着窗外而已。我明白衰老是不可逆的,我们能做的便是如何优雅的老去,像姥姥一样,即使看不清了也依旧朝着光的位置望去,而此刻作为子女的我们,要常去聆听父母的心声,给他们做主的尊严和独立的空间。衰老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终究是要经历这一段艰难岁月,也正因为衰老,生命才得以完整。

对疾病和老年的恐惧不仅仅是被迫忍受对种种丧失的恐惧,同样也是对孤独的恐惧,当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他们就不在要求太多,他们不在寻求更多的财富,不在寻求更多权利,他们只要求,在可能的条件下,被允许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权利,衰老与生死是必须经历的,人们真正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要离去这世上的无奈感与还未了却心愿的失落感,要离去这多姿多彩的美好世界是要有足够的勇气的,要放弃自己打拼多年的事业、经营多年的家庭,是何其悲哀,人们为了能够多存活在这世上,过度治疗,可最后还是遗憾的离去,想想与其这样不如让生命在舒适中慢慢流去,不为保留而存活,只为享受与相爱而存活,这才是生命本该拥有的非凡意义,世界之大,只有自己过最想要的生活,死亡便不会使人畏惧,正确面对死亡才是更好的活着。

生命是爱的浇灌,只要还有人记得你,即使不在这世间,你依旧活着,对于生命我可以这样想,可对于家人我不能,即使我自己再骗自己能够坦然接受至亲老去的同时又能宽慰自己人生尚且如此,可内心总有声音会告诉她老去了便会离去,从此以后你在也不能和她一起做很多你想做的事了,这难以接受,却又无能为力,那么就如那句"及时行乐",拼命生活,热爱生命,无谓衰老,珍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好好的活着,坦然接受死亡。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